O1 看第四遍的〈春夜〉
韓語發音課程快結束了。每週一下班後趕回家,一邊吃晚餐一邊上 2.5 小時的線上課,趁中間休息 10 分鐘戰鬥式的洗澡,這樣的日子也即將告一段落。由於上課時間實在太痛苦(힘들어…真的會忍不住睡意),我沒有打算繼續報名 Level 2。
於是想找些韓劇來多聽、多認字。不過最近一直沒有感興趣的新劇。時間有限,不想把心力花在沒有好感的作品上。想著想著,又想起了〈春夜〉。拿最喜歡的韓劇來練習,應該是最棒的時間投資吧!
對〈春夜〉的喜歡,是早已默默開了網誌草稿、做好了封面圖(只是遲遲沒有下筆)。為了讓那篇文章可以問世,現在應該要少講一點 XD
簡而言之,〈春夜〉之於我,是一齣「每次重看都覺得這次特別好看」的韓劇。不只是一樣好看而已,而是「這次看又更好看了」。一部已經看過兩遍三遍的劇,竟還能讓我為它熬夜,不可思議。
而所謂練習韓文,大概只有 1-6 集認真對照雙語字幕、抄寫筆記,剩下又被劇情迷的目不轉睛。
看來,拿最喜歡的韓劇練習韓文,才不是什麼好點子 ☝🏻( ◠‿◠ )☝🏻
O2 入夏 T-shirt 淘汰賽
隨著氣溫逐漸升高,為了應對炎熱的天氣,我開始翻找更多短袖上衣來穿。
大學畢業之後,我好像很少大量購買一般棉質短袖。我的 T-shirt 多半來自喜歡的插畫家或活動周邊。比起功能性的素色 T,我通常可以為「短袖上衣」賦予額外的意義。因此,當這些短袖上衣(淺色尤其是),它們開始老化、鬆垮,或因為台灣的潮濕天氣泛黃,甚至出現異味時,面對它們的去留存亡,更是顯得殘忍 🥲
翻找的過程彷彿是一場「你還能不能被我穿出門」的資格淘汰賽。狀態良好的會繼續在今年夏天露面,狀態不佳但又捨不得割捨的,會被進入「睡衣區」。通常一件短袖能夠穩坐「外出區」兩個夏天,就已經是佼佼者了。
這是個有點心痛的過程。我喜歡它們,我喜歡它們被看見。但讓它們踏出家門,就促成一次次的洗滌、汗水與折損。但每次穿上它們,我都能有很棒的心情。也許它們就像流星,用美妙的姿態殞落。曾經那麼美好,圓滿我的心情。
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?又或者,有什麼延長 T-shirt 壽命的好方法可傳授給我呢 🥹
O3 貪戀黑夜
因為通勤而調整為晨型作息,一直是我近年覺得最棒的改變之一。為了早起又保持精神清爽,就寢時間也得跟著調整,所以我幾乎每天 11:00 開始準備睡覺,11:15 左右就會上床躺好。
但最近明顯感覺自己在打破這項規則,逞強晚睡,彷彿想靠熬夜來滿足某種缺口。當然,結果只是讓隔天更加疲憊,陷入惡性循環。也從這樣的狀態裡,發現自己最近的狀況應該有點不好。
晚睡的我都在做什麼?無意識地滑手機、或反而在深夜處理工作。這樣的景象,一瞬之間讓我想起過去設計系時期的自己,那句給家人的熬夜理由:「夜晚靈感多」。難道說,近年引以為傲的作息轉型,到頭來熬夜依然是真理?
再多問自己一層,其實並不是什麼靈感驅使,也不是到了夜晚反而精神充沛,單純因為夜晚比較安靜、不易被打擾,資訊焦慮比較不會發作、踏實面對眼前的 task。也許是天氣變熱了,白天做事除了會被各種工作支線干擾,悶熱的天氣也使得思路不通暢。到了晚上,反而自在許多,自然就不願放過這段清醒時光。
O4 B 群
有鑒於氣溫變化、貪戀晚睡,又加上感冒(誰是因誰是果?),五月有不少時間都在疲倦與頭昏腦脹的狀態中度過。
其實不太習慣吃保健食品,不過在紐約工作的阿姨每次回台,總會帶上大罐的維他命 C 和 B 群。我偶爾興起,會吞幾顆。外公倒是有在固定服用,於是我幫他開了一罐 B 群,自己也順手吃了一顆。
我在 5/12(週一)早晨吃了一顆。那天要通勤到公司開會,來回車程近兩小時,晚上回到家還得接著上 2.5 小時的韓文課。
前兩週的韓文課我都在精神不濟、感冒纏身的狀況下撐過去,幾乎是托著下巴撐住。但那天的我卻異常清醒,課堂上的精神飽滿,沒有太早上床睡覺,但隔天早晨的重訓時間也頗有精神。
推測造成改變的就是那顆 B 群。
他在我體內流竄,彷彿是裝上金頂電池 🔋🐰。在自己的身體觀察到 B 群顯著發酵,像是找到一條迅速提振精神的捷徑,但如此強烈的效果,反而讓我有些遲疑。我不太樂見讓身體對某物產生依賴 ( ×ω× )
O5 今夏第一游
沒有特別擅長的體育項目,但真要說的話,大概只有游泳。
小時候每個夏天的定番游泳課程,在體內留下了肌肉記憶,是唯一一項認真學習過的運動。在國高中的班級體育課,每兩週輪調不同的體育項目,協調力不佳、臉皮薄的我,是不可能在眾目睽睽下出糗練習。當然也沒有在體育課學會什麼。因為沒有興趣,在課堂外的時間,更是不可能自發性練習。所以,好險我還有游泳。

大約在出社會工作三年,我嘗試過每月不限堂數、無教練的環狀重訓課程,又或是不定期的爬山。正煩惱那些運動項目,不是提不起興趣,就是過程阻力太大,難以實行。那時候,我想起了游泳。
在 WFH 的日子裡,我會先去游泳,再回家上班。老實說,游泳的阻力也不少:換裝、下水、天候、水溫、洗澡、洗曬泳衣,當決定要去游泳,接連繁瑣的事都將要發生。但不知為何,我似乎沒那麼排斥。
體力夠的時候,我會快速向前。當身體有些疲憊時,就看著水底那些單位極小的磁磚,一格一格當作前進的目標,告訴自己:先別放棄,先別停下來。
而身為一個分心份子,在水中沒有不游泳的選擇。我不能邊聽 podcast,突然切換去滑手機、玩遊戲,或是臨陣脫逃(都付費和換裝了,不划算吧)。強制抽離陸地上的事,進入水中專心一志的只有游泳。
(這感覺很像兩年前做陶的心得,兩手都是濕黏的土,不自律的分心份子必須強制抽離那些紛紛擾擾。我也很喜歡做陶的感覺 🫢)
總之,扯遠了,今夏啟動第一次游泳,觀察到身體的變化。
明明時隔一年再次下水,也許是每週一次的重訓課起了作用,體力增強,竟然沒有太費力的超過之前的公尺數(缺氧人其實也沒辦法游太久)。期待這個夏天,可以達成每次 1000m 的目標!
O6 一定有鬼
前幾天,等媽媽重訓下課時,我在旁邊跟熟識的老闆夫妻聊天。
他們突然問我現在幾歲?我照實回答。他們又接著問:「那妳男朋友呢?」我笑說:「現在沒有這個人。」
結果兩位立刻開始動歪腦筋,窸窸窣窣地說要介紹誰誰誰給我,我一邊說著現在沒興趣,一邊聽他們描述。他們你一言我一語,開始描繪對方的外貌。
我輕輕的說了一句:「喔,那應該不是。」
老闆露出詫異的表情:「什麼?你這樣講一定有鬼!你去算命是嗎?」
我娓娓道來當初為了工作選擇去找濟公問事的經過,而感情只是附帶的提問。說來也很搞笑,濟公對於我的良緣,只說了兩個特徵,而且是非常沒有鑑別度的外觀,但當時我也毫無興趣多問。對方是圓的方的、瘦的胖的、會幾歲遇到?我一概不知(若當初有多問,應該會明確許多 XD)。
不過,那兩個籠統的特徵,還是足以讓我在此刻回覆一句:「那應該不是。」
雖然暫時對與人交往沒興趣,但他們在一鬧之下,濟公說的那位到底長怎樣,倒是有點好奇 🤣
O7 很有故事的朋友
近幾年,身邊的朋友們好像陸續經歷了各式各樣的事。那些以為在戲劇裡才會看見的故事,都有發生。
撇除一些情緒低氣壓、囉囉唆唆的時刻,和媽媽算是無話不談。他會跟我分享他朋友的故事,我也會分享我的。我們從故事延伸討論,分析事情為何會這樣發展,交換彼此的價值觀,有時還會拿他身邊的 case studies 來類比。這些討論都留在我們對話的場域,留在房間或車子裡。
我覺得,擁有可以透明相處的家人,實屬難得。
「沒想到這麼戲劇化的事情真的會發生。」他感嘆。那些像電視劇一樣的故事,其實時刻在生活中發生,只是現實不像韓劇 16 集就會收尾。劇情引發思考,但人生還得繼續走下去。某些關鍵的選擇,可能會影響接下來五年、十年的樣貌。
有時我會想,不知道是身邊的人真的經歷得特別多,還是這些故事被我說得具體、能想像畫面,才容易留在記憶裡。
我覺得,我的朋友少少的,但好像都很有故事。
以為已經告一段落的媽媽朋友(以下稱呼為阿姨)的故事,近日忽有續集。簡言之,是職場故事,在背地裡把人搞掉的那種,目標是讓某人離開所在的崗位、離開該職場。在職場劇集裡常見的明爭暗鬥情境,都有發生。
阿姨經歷過自我懷疑、精神崩潰,接著懷疑周遭所有人都有惡意,既想逃避但又不甘心。脫離那個環境,事過境遷與三五好友相聚,好險都過去了,還好及時抽身才能有現在的他。
我問:「所以OO阿姨的精神狀態已經完全恢復了嗎?」
媽媽說:「就我看來是恢復了。不過OO阿姨本來是非常單純、相信人性皆善的人,這次見到他變得世故許多。」
媽媽忽然提起我的遭遇,總之也是發生在職場。花了蠻多時間調適好,也得到讓我沒有理由消耗自己的資訊,但終究不像那位阿姨可以選擇退休,一走了之。仍然在職場的我,不可否認偶爾還是會冒出自我懷疑的念頭,無謂的壓力又冒出來。這倒是我第一次跟媽媽說。
case studies 的最後一個段落是 lesson learn。好在我跟那位阿姨在努力苦撐一段時日後,沒有繼續執著、把自己推進更深的泥淖。即便可能會失去很多,但及時放手才是善待自己。
我覺得,我的朋友都很有故事,而我應該也算有點小故事。
—
結尾於 06-01。
這個月更新頻率稍低。驚覺五月碎片尚未完結,六月就已悄然來到。今年初夏的氣候變幻莫測,總想著過了端午就會正式入夏。當大家為了北部粽南部粽爭論不休之時,我才發現夏天的目標日早已踩線而過。
(雖然有人說粽子之爭是年度趣味,但總覺得食物之爭好無聊。依照我對食物一視同仁的價值觀,我不吃、不喜歡的,一定有人很喜歡。套用在地區性食物也一樣:可以討論各地特色,但吃不吃、喜不喜歡,終究是個人取向。除非吃了不是正常認知的「食物」,吃什麼我真的沒意見。)
我除了一頭潛進泳池,也潛進了個人作品集。邊做邊想:今天的目標進度?今天可以完成這篇吧?與其說愣在電腦前不知要從何開始做,倒是過程中突然的靈感想法在阻礙著我。有著旺盛(善變)的思緒到底算是好事嗎⋯⋯?我需要一次次把貪心的自己拉回正軌。
拜託,請先以 MVP(最小可行性)來完成初版吧 ヽ( ̄■ ̄)ゝ
最後想附上一曲:여름밤에 우리 (summer, night) 來自 전진희 (Jeon Jin Hee) feat. wave to earth 🌻 🌙